

身為新晉中國首富、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之子,此前王思聰其人其事一直低調且神秘,直到有了微博,
大家突然發現可以近距離圍觀首富之子——而且他確實對得起那自我介紹,無論對方是誰,
看不順眼就嘲諷或直斥,也惹了大大小小的風波、提供了無數娛樂話題。
在一片“土豪”的稱呼中,這個年輕人本來的樣子,也許我們從來都不知道。
- 王思聰看上去不好惹,年輕且有錢,這兩樣東西本身就是壯人膽氣的,更何況他早有網上掐架的經歷,呈現給人一個浪蕩毒舌公子哥兒的形象。 以為約他采訪會經歷很多口舌,沒想到他痛快答應,并且準時出現。只不過他表示了困惑:我有什么可說的啊。我沒什么可說的。但當被問起有什么是不可說的,他又很坦率地回答:什么都能說。沒有什么不能說的。
- 然后他就開始小后悔,不應該接受采訪。但既然已經答應了,就繼續下去吧。然后他就又霹靂了:什么?還要拍照?能不拍嗎?早知道要拍照我就不答應了。什么?拍照還要換衣服?能不換嗎?哦,好吧。
- 這也是他第一次接受采訪,并不像其他名人那樣駕輕就熟,也并不像想象中那樣脾氣壞,稍加勸說就很順從地跟著編輯走了,讓他擺出稍微夸張點的表情也擺了,換到第三身衣服的時候幾乎是逆來順受已經不再反抗。
- 這一刻發現他其實是個溫和又有禮貌的年輕人,比大多數名人更好交流。雖然他拍完照之后說以后再不接受采訪了,但看到真人的這一面,不由會想到我們對人的印象往往有偏頗,那都是抽象的標簽,只有深入了解,才會發現鮮活而真實的"人"。
- 分分合合的人,終究還是會分。
- 一個男人只有一個辦法逃脫現實中的自己:從另外一個女人眼里認識自己。
- 很不明白怎么會有人關注上千個人,真的有時間讀所有的微博?我還是量力而行吧,我不會關注超過我能讀的過來的,不然所謂的關注就只成了一種形式、也是不尊重你關注的人。
- 女人就如股市啊,讓男人目不轉睛的盯著,讓男人有時歡喜有時優,讓男人總是猜不透。

王思聰現在在微博上有300 萬粉絲,但他越來越少說話。早前為慶祝百萬粉絲時他發起了抽獎活動,幾乎拖垮了新浪微博抽獎平臺,而抽獎前后瘋狂地漲粉絲和掉粉絲簡直變成了笑話。閱讀文章>>
當年著名的"俏江南"罵戰之后,問他"你父親有讓你以后在微博上慎言嗎?"王思聰說:"我爸一般不管我在微博說什么,不過后來說了一句'我的朋友你別罵',但他朋友實在是太多了,所以后來又說了一句'實在要罵人就別指名道姓了'。"也是老派人物不愿意招惹是非的初衷,但王思聰根本就不在乎。閱讀文章>>
"不在乎"這三個字,幾乎貫穿了他整個價值觀,當然大眾往往也很粗暴地回一句"有錢你就了不起啊"。誠然金錢可以讓人有更多自由,也確實讓人能有安全感和底氣,但如果是這種粗暴的對峙,就落入了另一個俗套。"有錢"確實能強化某些"不在乎",但非要讓他承認在乎某個事物,他會選擇"智商"。畢竟比起有錢這件事來,駕馭金錢的能力才是智商的體現,否則也不會有那么多中了巨額六合彩幾年之后又被打回原形的故事。
和王思聰聊天的過程中,發現他頭腦清晰、觀點分明,會飛快給出一個結論或結語。加上各種不在乎,簡直有種"這天兒還能不能聊了"的既視感。五歲出國讀小學、中學和大學,教育都在英國完成,畢業于倫敦大學哲學系,受過完整西方教育的王思聰很早就有自己的一套思維方式。"邏輯學非常重要,然后要有自己的觀點,你所說的一切所做的一切都要跟隨觀點。"這是他考慮問題的方式。
于是這是一個很難被說服的人。因為他手里的牌太好,而哲學專業和邏輯學課程又教會了他如何打牌。然后他就對一切蠢笨毫無耐心,對需要動腦子的事兒則興致勃勃,還落了個外號叫"愛解釋的王老師"。他毫不諱言地說"現在的大學生都太蠢了,完全沒有獨立思考能力,就知道起哄,被心靈雞湯騙、被人生導師騙。真著急啊。"閱讀文章>>
所以在88 年出生的王思聰身上,少見同齡人的迷茫和困惑,甚至有些觀點已經很堅硬。他完全不在乎別人怎么看他,怎么評價他,"你的想法和評論改變不了我的現狀,所以,隨便你說什么,我也無需證明給你看。"
但總會有一些話能讓王思聰在意或者生氣的吧?問他"說你什么你最受不了?"他幾乎要當場爆粗:"……說我學習不好我最生氣啦!老子學習那么努力,成績特別好,居然說我的文憑是買的!"